五一特辑:真情温暖当事人,让阳光照进现实——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
这是前不久一位当事人——戴女士送来的亲笔信,短短几百字,记录了我处甄真公证员“平凡而又不平凡”的一天。
3月22日,戴女士带着自己88岁的老母亲前来办理免费遗嘱,这位老人头脑清醒,思路清晰,但由于年事已高,听力欠佳,反应稍显迟缓。甄真想尽了各种办法——大声说话、用文字交流。从上午九点到下午一点,甄真放弃午休时间为老人办理了免费的公证遗嘱。
戴女士这样形容甄真:口干舌燥、嗓子都哑了……她多次询问老人是否需要上卫生间……
无独有偶,崔超、王雪也在最近收到了当事人送来的锦旗。
而当小编问到崔超公证员这面锦旗背后的故事时,她说:我只记得是一个老人要办理遗嘱,他曾经多次碰壁,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,帮他完成一桩心愿而已。其他的,真的没什么特别之处。
另一位柴慧君公证员也为小编讲了这样一个故事:
初春的北京,乍暖还寒。柴慧君如往常一样,在前台咨询室值班。临近中午时分,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人走进了咨询室。
“大爷,您办理什么业务?”这位老人有些奇怪,他并没有回答柴慧君的问题,而是颤巍巍的从怀里掏出来一个小本和一支笔,开始在本子上写着什么。
原来,前段时间,老人的儿子突发心源性疾病猝死了。在整理儿子遗物时,老人发现了一张银行卡以及银行凭条。通过银行凭条,老人了解到卡里尚有一万余元存款。因此,老人来到公证处想要办理继承公证。而他自己则是因为前些年得了脑血栓,留下了半身不遂的后遗症,听力以及言语功能受损严重,所以只能用纸笔表达诉求。
“您家里还有什么人么?您儿子是否还有其他亲属?”柴慧君试探性的问着,生怕再次触动老人敏感的神经。老人说自己的老伴儿还健在,儿子于2005年离异,但由于儿子常年在外独自居住,因而对于儿子生前的工作、生活状况,老人知之甚少。
要为老人办理继承公证,还需要查清被继承人的财产状况以及法定继承人的情况。而从目前已知的线索来看,老人手里仅有一张银行卡,双方的户口本上也没有体现法定继承关系,被继承人在其他银行有无存款?如何搜集其办理公证所必需的证明文件?经过一番思考,柴慧君为老人开具了多份《存款查询函》并梳理必需的户口簿、死亡证明等材料清单,同时留下了手机号码以便随时联系。她决定,亲自为这个行动不便、在老年遭受丧子之痛的老人查询儿子的人事档案。
接下来的几天,柴慧君开始了查找被继承人档案的“旅程”。由于老人提供的被继承人生前所在单位已被兼并,主体已不存在,且单位几经变更,相关档案转调的材料也没有,因而通过单位人事查找被继承人档案的方案已无可能。于是柴慧君把目标锁定在了北京市的各大人才交流中心,先后跑遍了北京人才、西城人才、海淀人才等多个单位,才发现了被继承人生前的离婚调解书。离婚调解书显示被继承人婚后未曾生育子女,在向法院核实确定离婚调解书内容真实之后,柴慧君又向民政部门核实确认了被继承人离婚后未再婚的事实。基于上述核实材料,柴慧君为两位老人办理了继承公证。
3月8日,老人与老伴一起来到了我们公证处。他们首先向柴慧君表达了谢意,因为柴慧君开具了多份存款查询函,他们得以发现儿子另外一笔30余万元的存款。对于两位老人来说,这笔存款的意义不仅在于增大了他们可继承财产的数额,更重要的是让他们知道了自己的儿子是一个努力上进的人,而不是当初他们想象的那样游手好闲,无所事事。
编后语:
随着社会生活的变迁以及老龄社会的加速到来,我们的身边会出现越来越多需要帮助的老人。由于体力、精力等方面的限制,他们在面对互联网、智能手机、移动支付、共享经济等等一系列新鲜事物时可能会表现的比较迟钝,同时也会对现代社会严谨但繁琐的办事手续感到无助。
独立执业,成为一名光荣的公证员,开启了我们用公证服务与现实世界相处的新的道路。“不忘初心,继续前进”,未来的日子里,希望大家都能继续秉持一颗为民服务的诚心,认真帮助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,用严谨的专业态度、规范的业务操作、贴心的服务态度,为当事人提供“有温度”的服务。
“老吾老以及人之老,幼吾幼以及人之幼。”甄真、柴慧君、崔超等公证员,不仅是在担负着法治化进程的使命,更从自己做起,将中华优秀的传统美德进行传承。她们也都是在平凡岗位上,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公证员该如何“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”。
公证处是代表国家履行公证职能、提供公证服务的社会公益机构,做好服务是公证处的立业之本、发展之基。公证员——既是一份荣誉,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。不管社会生活如何变迁,人与人的相处之道不应改变,公证为民的服务本质不应改变。
希望更多的社会弱势群体能够得到应有的帮助。希望春天的阳光,能早日驱散冬日的雾霾,给每个人的内心带来温暖和喜悦。